青竹 - 第26章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“嗯。”沈青越默默想着,驴比你金贵。

    不过,既然驴可以爬山运货……

    他放下筷子,问姜竹:“哎,买头驴要多少钱?”

    穷小孩

    姜竹:“小驴……”

    沈青越打断他:“能干活的驴。”

    姜竹想了想,“大概要七八两吧?”更好的可能更贵点儿。

    七八两啊。

    沈青越默默算,“一个篮子卖成钱能卖多少钱?”

    姜竹:“十五文。”

    沈青越:“一两能兑多少文钱?”

    姜竹:“八百文。”

    那就是……

    沈青越默默心算,要卖差不多四百个竹篮子才能买一头驴?!

    以现在的速度他一天能编两个,熟练点儿能编三个,也就是说他要编四个多月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前提还是他吃饭、穿衣、看病全得姜竹掏钱。

    他还不用自己砍竹子、劈篾,收尾的部分还得麻烦姜竹帮忙。

    要是再给姜竹掏点儿生活费,他岂不是要攒一两年?

    偏偏姜竹还打击他:“一般,是换不到那么多钱的,掏钱买东西都会压价。”

    尽管十五文本身就已经是压过价的了,但愿意给钱的,还会往十四文、十三文砍价。想卖十五文,得去草市卖。

    但是买牲口,人家又只愿意要钱。

    沈青越不理解:“为什么?你们这里很缺钱吗?”

    姜竹点头,“要留着钱交税和代役钱。”

    沈青越:“很多吗?”

    姜竹毫不犹豫点头:“嗯。”

    沈青越:“你要交多少钱?”

    姜竹开始给他算。

    沈青越听着他数,硬是从年纪轻轻的姜竹身上看出了点儿田间地头抱怨天气不好、抱怨肥料涨价的村头大爷既视感。

    听了一顿饭,他大概弄懂了他们每年要交的税赋分类和税金。

    总体上,他们要交四份儿钱。

    第一种是田赋,十五而税一,按户收。

    姜竹家没田,不用交这个钱。

    第二种是赋役钱,按人头算。

    他们十五岁到六十之间算成丁,一人一年要交五十文,女子交四十文,小孩和老人折半,五岁以下小孩不用交,七十以上老人不用交。

    姜竹交五十文。

    另外,成丁男子还得服役,包括兵役和杂役,如果不去,交钱代役,一天一百文,不打仗的时候,他们每年兵役三天,打仗的时候就没准了。杂役也是按天算,便宜点儿,一天五十文,这个有上限,最多交三百文,不过一般都是交上限。

    姜竹一年要交六百文。

    他们兵役是必须交钱,再募兵。杂役目前可以自选。


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!

【1】【2】

添加书签

站长有话要说
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